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科(业余)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医学检验技术
二、教育类型及培养层次
成人高等教育,专科
三、入学条件
原则上应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前置学历
四、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学检验事业发展需要,较系统地掌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各类医院检验科、医学检验实验室(医学检验中心)、血液中心(血库)、病理检验科及相关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检验试剂公司及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在职专业人才。
五、基本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和“南山”风格,具有坚定的意志、牢固的专业思想和健全的人格,愿意贡献社会及服务人群。
- 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利他精神和人道主义价值观。坚持以保持生命,减轻和驱除患者的病痛为己任;对服务对象、同事及其他接触的人保持诚实正直。
- 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尊重人的生命与权利,尊重个人信仰,理解服务对象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观。
- 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评判性思维,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有为医学检验专业发展做贡献的意识。
-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善于与服务对象沟通,尊重同仁,团队意识强。
- 具备依法行医的观念,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医学伦理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专业知识要求
- 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 掌握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 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
- 掌握数理统计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
(三)专业技能要求
- 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常用药物疗效及反应的检验结果分析的能力。2. 具有规范的医学检验操作能力。
- 具有初步运用预防保健知识,按照人的基本需求和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健康需要,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并进行卫生宣教的能力。
- 具有初步的检验管理及与同仁协调沟通的能力。
- 具有文献检索、收集的能力,参与及协助检验研究,促进检验专业发展的能力。
- 具有主动地、持续地获得国内外与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促进自身和专业发展的能力。
- 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 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六、修业年限与时间分配
- 修业年限:2.5 年,可延长至 5 年。
七、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检验医学
主要课程:医学遗传学、检验化学综合(含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临床检验基础、免疫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血液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医学统计学、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八、成绩评定、毕业要求及学位授予
- 成绩评定: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具体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 毕业要求:符合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的相关毕业要求,并且获得毕业低要求学分。
九、说明
- 第 5 学期安排 8 周面授授课、学生毕业实习、社会实践以及系列学术专题讲座等。
- 学分折算认定办法:
(1)凡在校 2.5-5 年期间,参加由各行政部门举办的国家职业工种考证并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者:高级技师(一级)证书获得 5 学分;中级技师(二级)证书获得 4 学分;高级(三级)证书获得 3 学分;中级(四级)证书获得 2 学分;初级(五级)证书获得 1 学分。
(2)凡在校 2.5-5 年期间,教学单位规定各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范围,按每年所取得学分进行折算认定:①凡取得国家级项目:5.1—10 分可获得 2 学分,1—5 分可获得 1.8 学分;②凡取得省级项目:5.1—10 分可获得 1.6 学分,1—5 分可获得 1.4 学分;③凡取得市级项目:5.1—10 分可获得 1.2 学分,1—5 分可获得 1 学分。
(3)上述获得的学分可申请免修相应的课程,但合计免修学分不得超过 13 学分。